实力爆棚!这次“制造湘军”又双叒叕占据C位……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30日       来源: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阅读:103次

 “100多台工业机器人、1万多个传感器、众多无人搬运小车,让人仿佛置身电影科幻世界……”伴粉们一定对上周末举行的湖南省产业项目建设推进现场观摩会上一批先进制造业项目印象深刻。

    再看一组数据。

    今年上半年,湖南工业经济在全国率先企稳回升,累计增速由负转正,增长1.9%,居全国第八、中部第二位。

    这之中,以工程机械、电子设备制造等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居功至伟,上半年增长4.6%,拉动全省规模工业增长1.4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达75.8%,可以说是妥妥占据了C位。

    怎么做到的?今天,湘伴君跟大家聊聊。

    实 力

    无人驾驶让科幻片变成生活剧

    一辆车,驾驶室没有人,突然发动起来,疾弛而去……这是科幻片里出现的场景。

    如今,在长沙,打开手机预约,无人驾驶的出租车一会就出现在你的身边。

    今年4月,全国首条智慧公交——长沙智慧公交315线正式开放运营。

    智能网联系统实时获取精确的车辆位置、行驶速度、车内乘客数、准点状态等数据,并通过红灯缩短、绿灯延长等方式实现公交优先通行,安全性和准点率大大提高。

    “黑灯瞎火”也能生产零食

    “店”大,人不多,照样成网红。最近,盐津铺子“黑灯瞎火”生产的零食火了。

    从小作坊发展为上市公司,顺应消费升级加快发展理念转变,顺应产业变革发展智能制造,盐津铺子布局15条全国最先进的智能制造烘焙生产线,核心工艺区基本实现无人作业、达到“黑灯工厂”标准。

    习以为常的“世界之最”“全球首个”

    已经不知诞生过多少个产品“世界之最”的湖南工程机械产业,今年又一次次破记录。

    今年7月,中联重科推出最大起重量超1000吨的轮式起重机,刷新世界之最。

    6月28日,一台15米级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在中国铁建重工集团长沙第一产业园成功下线,这是目前湖南制造的最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推动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研制迈上新的台阶。

    工程机械的“世界之最”“全球首个”,在湖南真的早已“习以为常”。

    这些年,湖南工业智能化转型由点到面,从“个”到“群”,智能制造已形成“湖南模式”“长沙现象”。

    2015-2019年,湖南累计创建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53家、示范车间74个。全省16家企业列入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27个项目列入国家智能制造专项,试点示范和专项项目数居全国前列、中部六省第2位,长沙市国家级智能制造项目数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

    数不胜数的实例和数据,正是湖南制造业硬实力的“盖章”。

    秘 籍

    疫情之下,“制造湘军”乘风破浪、勇往直行,又双叒叕占据C位,如何做到的?

    湘伴君认为,透过现象看本质,“制造湘军”的崛起可以从产业发展导向、发展思路和发展环境三个维度来说道说道。

    发展导向:以产业比实力、以项目论英雄

    2015年,湖南省委省政府作出打造制造强省战略决策;紧接着2016年,湖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着力打造以中国智能制造示范引领区为目标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省委省政府树立鲜明的产业发展导向,全省上下以产业比实力、以项目论英雄,进一步形成重视实体经济、比学赶超抓产业的鲜明导向和浓厚氛围,这也为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湖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几个细节体现得特别明显。

7月24日上午,省委书记杜家毫率队现场观摩湖南华慧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考察超级锂电池研发及产业化情况。湖南日报记者 罗新国 摄

    从2017年开始,省委、省政府每年组织全省性、高规格产业项目观摩会,由省委书记、省长亲自带队,考察产业项目成效、集中交流经验。

    连续4年,省委书记、省长带队观摩产业项目,就是在全省树立狠抓产业项目建设的鲜明导向,体现省委、省政府对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决心。

    湘伴君注意到,7月1日,杜家毫与国内电子信息领域部分专家、企业家座谈,共商我省新型电子产业发展大计;7月3日,杜家毫与工程机械领域部分专家、企业家座谈,就推动我省工程机械产业高质量发展听取意见建议。

    3 天内,省委书记两次召开座谈会,释放的正是湖南坚定不移抓产业的决心,坚定的是企业和企业家在湘发展的信心。

    发展思路:新兴成链,优势成群

    2016年,湖南确定重点培育20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持之以恒地以产业链思维抓产业发展。

    今年,湖南对20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进行调整优化,有的合并,有的拓展,有的新增。

    既有变,更有不变。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非常明确:以产业链为抓手推进制造强省的思路不变,抓产业链的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省委省政府领导每人都联系1条以上产业链,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意见》政策升级版。

立足湖南实际,继续发展新兴优势产业链,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落户湖南。与此同时,打通产业链堵点、连接断点,着力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这也为湖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稳固了根基,积累了优势。

    拿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来说。2018年11月,首个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牌照授予湘江新区。以测试区为主要载体,上下游相关企业纷至沓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形成。湖南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不是最早的,但力度大、步伐快,成为后发赶超的典型。

    说起抓优势产业,湖南也很有一套。木桶理论下大家关注的是补短板,湖南抓优势产业却提出“既补齐短板又拉长长板”。

    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技术水平最先进的工程机械研发制造基地的湖南,明确提出要立足良好发展基础,发挥产业、人才、技术等优势,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全力打造世界一流工程机械产业集群。

2018年6月, 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首列2.0版商用磁浮列车,在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下线,意味着中国磁浮列车技术取得新突破。 新华社发

    立足国家战略,体现湖南担当。湖南还发挥在信创工程、新材料、集成电路装备等领域的基础优势,组织参与国家工业“四基”攻关,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等领域的IGBT、中低速磁悬浮列车、永磁同步电机传动系统等“卡脖子”技术实现突破并形成产业化能力。

    发展环境:大家都说好,才是真的好

    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更加突出。湖南着力把堵点打通,让产业链和资金链循环起来,解决“企业愁钱从哪里来,银行愁钱往哪里花”的问题。

    比如,建立制造业企业“白名单”制度,整合税务、工商、海关等多方信息,对中小企业“精准画像”,破解金融机构对制造业中小企业的尽职调查难度大、成本高难题,2020年811家企业、三年累计2681家企业进入“白名单”。

    完善融资信息平台,建设湖南省中小企业续贷受理中心,举办湖南制造强省融资对接会,组织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云上对接会,破解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问题。比如,在7月初举行的湖南制造强省融资对接会上,350家企业、32家银行和35家非银行金融机构到场。精准的对接,让银企都收获满满。

    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的数据显示,金融支持制造业的力度持续加码。1-5月,全省制造业贷款新增311亿元,同比多增158亿元。通过金融“暖春行动”,全省8944家制造业企业获得贷款支持,其中首贷户3186家。

    开展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支持企业以应收账款、仓单和存货质押等进行融资,明确建设银行等15家首批试点主办银行,确定第一批136家供应链核心企业名单,破解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短缺问题。

    此外,“一企一策”,湖南干部进驻企业,问题不解决不收兵。2月中旬以来,湖南选派2万多名机关干部进驻企业,一企一策帮助企业筑牢防疫屏障,纾困解难提速复工复产达效。